我们常常听到顾客反映 "现在的麻辣烫越来越贵了",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麻辣烫的价格呢?曾经人均 15 元就能吃饱的麻辣烫,如今人均 30 元也只是 “浅尝辄止”。麻辣烫价格为何一路飙升?
四大推手
01
食材成本波动加剧
麻辣烫的核心食材如肉类、蔬菜、豆制品等价格近年显著上涨。2025 年第 5 周数据显示,国内猪肉批发价同比上涨 7.9%,蔬菜均价连续三周累计上涨 11.3%。气候变化、供应链波动(如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养殖成本上升,使得食材采购价十年间上涨数倍。
02
人力成本和房租增长
麻辣烫的制作依赖大量人工切配、煮制和服务。沈阳市 2024 年 5 月起将核心区域月最低工资从 1910 元上调至 2100 元,涨幅近 10%。一线城市洗碗工月薪已达 5500 元,逼近一线员工工资。尽管全国部分城市餐饮铺租下降(如广州、深圳部分商圈租金腰斩),但核心地段和品牌化门店的租金仍居高不下。
03
线上平台费用增加
外卖平台上商家众多,竞争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商家需要通过购买竞价排名服务和平台上的各种付费推广服务来提升店铺排名。
04
品质提升与产品升级
麻辣烫从街边摊转向购物中心,门店装修、服务体验和食材品质全面升级。例如,杨国福、张亮等品牌引入智能烫煮设备、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损耗率从 8% 降至 2.5%,但初期投资和运营成本显著增加。
餐饮新方向
精细化成本管理
与本地农场、养殖基地签订长期直供协议,建立蔬菜、肉类专属种植 / 养殖区,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例如,叶菜类可通过直采降低 18%-22% 的采购成本。同时,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追溯,既提升品质透明度,又可将采购成本下降 5%。
优化人力结构和效率
岗位合并与多能工培养:培训员工掌握 “切配 + 煮制 + 服务” 复合技能,例如高峰期重点服务顾客,低峰期兼顾备餐,减少全职员工数量,增加灵活用工比例。
动态排班与计件工资:根据客流量数据(如午餐 / 晚餐高峰)动态调整班次,避免人力闲置;对切配、穿串等可量化岗位推行计件工资,提升员工积极性。
健康化与差异化
记忆点单品突破,开发独家爆款(如 “特色炸串+ 麻酱汤底” 组合,毛利率超 65%),或引入地域特色食材,通过社交媒体制造话题,获得线上曝光。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布景门店,设置 “食材透明厨房”(玻璃幕墙展示清洗、切配过程),增强消费信任感。
步大叔黏糊麻辣烫深耕东北市场,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打造独特品牌印记:门店设计融入东北大茶缸、东北大花布等复古元素,搭配现熬山楂汁、冻梨汁等极具东北记忆点的饮品,从视觉到味觉全方位唤醒消费者的地域情怀。
在运营层面,品牌构建集约化物流体系,通过中央厨房集中采购、加工与配送,大幅降低加盟商食材成本与损耗率;同时组建专业直播团队,为加盟商提供免费线上代播服务,结合门店场景直播、互动抽奖、节日主题营销等形式引流,有效提升门店曝光度与销量,以“场景体验+供应链赋能+数字化营销”的组合拳,在东北餐饮市场中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5-25
2025-03-18
2025-05-05
2025-05-06
2025-04-03
2025-03-02
2025-05-10
2025-02-25
2025-01-31
2025-04-07